近日,一张署名为岳云鹏、郭德纲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学位论文截图在网上流传,引发热议。截图显示,该论文题目为《中国交通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与情景预测研究》,作者为岳云鹏,导师为郭德纲,学科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并附上学号及论文提交、答辩日期等信息,下方还标注学校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网民对此议论纷纷,有人指出截图中作者和导师姓名字体与其他文字不一致,在该校官网也未找到郭德纲的信息,质疑截图真实性。还有人认为这可能是打印店里的模板。今年3月,某社交平台上就有网民发布这张截图并引起讨论,后该网民留言称这是他们学校打印店的模板。
记者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官网搜索发现,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公示的师资队伍中没有名叫郭德纲的老师。联系学院求证时,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该校并无名为郭德纲的导师。
针对此事,君悦(合肥)律师事务所主任罗平认为,根据《民法典》第1014条,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岳云鹏和郭德纲作为公众人物,其姓名具有明确的身份指向性。若打印店未经授权将二者姓名用于模板,涉嫌构成盗用他人姓名权的行为。不过,如果打印店能证明模板仅为示例且未主动传播,可能主张“无故意侵权”,但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判断,例如是否标注“虚构”等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