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过去十年总和。这一投资规模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该领域的纪录。
此次投资发生在两个重要时点之后:国内AI产业爆发以及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吴泳铭表示,AI的发展远超预期,国内科技产业方兴未艾,潜力巨大。阿里巴巴将加速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行业生态发展。目前,阿里云是亚洲第一的云计算公司,旗下通义千问大模型已成为全球排名靠前的开源模型。
根据阿里发布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其在AI领域取得显著成果。该季度营收2801.5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同比激增333%至464.34亿元。其中,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AI相关收入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在财报电话会上,吴泳铭透露,阿里将继续专注国内外电商业务、AI+云计算的科技业务及互联网平台产品三大业务类型。他还提到,在未来三年内,阿里将在AI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等方面加大投入,预计投入将超过过去十年的总和。3800亿元的投资数字便是针对该计划的具体体现。
分析认为,阿里的巨额投资显示了其在云和AI等前沿领域积极投入的决心,增强了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心,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此外,这笔投资还将加速国内AIGC建设,带动服务器、存储设备及网络设施等相关产业链环节受益,推动中国AI产业迈向新高度。
在大模型方面,阿里也频繁动作。今年1月,阿里推出了超大规模MoE模型Qwen2.5-Max,几乎全面超越了DeepSeek-V3、GPT-4o和Llama-3.1-405B,并且仅需20万亿个token进行训练,降低了资源消耗。截至1月31日,基于Qwen模型家族在Hugging Face上开发的衍生模型数量已超过9万个。
上述消息发布后,阿里港股股价微涨0.43%,报139.100港元,总市值达到2.65万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