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文件显示,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推荐工作已经结束,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和中国科学院党组审定,确认了639位有效候选人。
在这些候选人中,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共有125人,其中包括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免疫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柴继杰,他由颜宁推荐。柴继杰生于1966年,是中国结构生物学家。他于1987年获大连轻工业学院学士学位,1994年获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1997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博士学位。
1997年至1999年及1999年至2004年,柴继杰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至2009年及2009年至2010年,他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及高级研究员。2009年至2023年,柴继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并于2017年至2023年担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洪堡教授”。2023年,他全职加入西湖大学。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曾在多个场合提及柴继杰的成长故事。柴继杰高考成绩一般,毕业后去了一家造纸厂当技术员。但他并未放弃,在工作之余刻苦努力,相继考上硕士研究生与博士项目,后来进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8年初,施一公在普林斯顿大学初创实验室,面向全球招聘博士后。柴继杰的简历在70多位申请人中并不突出,但他的奋斗史打动了施一公,最终被录用。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柴继杰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施一公实验室最优秀的成员之一,并被聘为清华大学长聘教授。2017年,他成为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德国洪堡讲席教授。施一公评价他“是一个输在起跑线上的人,但比许多天子骄子走得更稳、更远。”
今年已是柴继杰第二次成为院士候选人。据2023年的候选人名单显示,他的推荐渠道为中国科协,而今年则变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推荐人是同为结构生物学家的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