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在7月15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562起,死亡8079人,同比分别下降22.9%和17.8%。其中,重大事故4起,死亡70人,同比分别下降20%和25.5%;较大事故172起,死亡634人,同比分别下降6.5%和9.7%。尽管总体形势稳定,但一些地区和行业领域仍存在典型事故,安全问题依然突出。例如,人员密集场所的重大火灾事故、交通运输业的内河水运重大事故、化工和烟花爆竹行业的爆炸事故、建筑业的坍塌和高处坠落事故以及采矿业的非法盗采问题等。
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以地震、洪涝和地质灾害为主,风雹、干旱、台风、低温冷冻和雪灾、森林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这些灾害共造成2503.7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死亡失踪307人,紧急转移安置62万人次,倒塌房屋2.96万间,损坏房屋34.72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182.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41.1亿元。具体特点包括年初西藏定日6.8级地震造成的重大损失、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洪涝灾害损失偏轻但南方部分地区灾情较重、旱情阶段性区域性发展及风雹灾情总体偏轻等。
历史数据显示,三季度是重特大事故易发多发时段,各类企业进入生产作业高峰,加上暑期群众出游增多,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宾馆住宿等行业将迎来客流高峰,安全风险不容忽视。此外,“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强降雨、高温、台风等天气现象频发,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叠加,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面临较大压力。应急管理部将与各地、各有关部门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全面排查风险隐患,严格落实安全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