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成为生活必需品,与之配套的产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许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新买的手机壳散发出浓烈的塑料味,尤其在手机发热时,这种刺鼻的味道更加明显。这可能是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信号。
手机壳之所以成为健康隐患,部分原因是该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仅需购买模具即可批量生产。许多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回收塑料、工业级染料,甚至违规添加廉价助剂。某从业者透露,正规原料每吨上万元,而掺入废塑料后成本能降三分之二。
一些商家可能会回收医疗废料、电子垃圾,简单处理后注塑成型,这样的手机壳往往携带塑化剂、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塑化剂通常指邻苯二甲酸酯,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呼吸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儿童发育异常、性早熟、生殖系统受损、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成年人则可能面临哮喘、过敏症、重金属慢性中毒的风险。多环芳烃中的某些成分具有强致癌性,长期接触会引发基因突变,增加患癌风险。
此外,使用廉价染色剂生产的手机壳重金属含量易超标。如铅含量超标,不仅对人体细胞有害,还可能破坏骨骼,引发肾衰竭。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曾对20款手机壳进行质量监测,结果显示部分低价手机壳的铅含量超出国家标准上限30倍。
使用工业胶水也可能导致手机壳甲醛、苯系物超标,并伴有刺鼻气味,长期接触有引发慢性中毒的风险。
那么,如何选购安全的手机壳呢?优先选择液态硅胶或TPU材质,这两种材料通常无异味,手感柔软且有韧性。如果手机壳有刺鼻异味、手感过于黏腻、掉色严重,或者边缘毛刺过多、按键卡顿,可能是劣质产品,不建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