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许多考生家庭进入等待查分阶段。在这段时间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编织各种陷阱,如“提前查分”、“内部改分”、“特殊招生指标”、“花钱保录取”等,家长稍有不慎就可能蒙受巨大损失。
网警提醒大家务必提高警惕,谨防以下骗局:
提前查分与内部改分陷阱
诈骗手法: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切的心理,在考试结束后或成绩公布前夕,声称有“内部渠道”可以提前查分,或者通过“特殊关系”修改分数、提升成绩。
实际上,成绩数据管理非常严密,查询和发布都有官方固定渠道和时间点。所谓“提前查分”往往是获取个人信息的手段。分数经过严格评阅和多重校验,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无法随意修改。声称能改分或提前查分的都是骗钱行为。
特殊招生指标与花钱保录取陷阱
诈骗手法:冒充高校或招生办工作人员,谎称掌握“内部指标”、“特殊名额”或“定向招生计划”,只要缴纳一定费用就能低分录取甚至保送进入名校。
事实上,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全部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监督下进行,通过全国统一的招生录取网络系统,严格执行国家招生政策和计划,公开透明。所有声称“花钱买名额”或“内部操作”的都是诈骗。
防骗指南
- 对非官方渠道发布的相关信息保持高度警惕,切勿盲目相信。 - 切勿轻易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 - 凡是涉及需要提前支付费用的一律拒绝。 - 所有关于考试、招生、录取的信息务必通过教育部官网、所在地省级教育考试官网、招生院官网等唯一官方渠道进行查询和确认。 - 如遇可疑情况或遭遇诈骗,请立即保存好相关证据,并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