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们清澈的眼神,我意识到自己是一名真正的战士了,有了要去保护的人。陈靓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当她告诉母亲自己打算“二次入伍”的想法时,母亲心疼地问:“当兵的苦你已经尝过了,一个女孩儿,为啥还要再去磨炼呢?”但此时的陈靓主意已定,因为她忘不了那条边防线上的每一寸土地,还想跟战友们并肩作战。
陈靓从小就向往军旅生活,刚上初中便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去当兵。后来,陈靓被保送到北京外国语大学,随着录取通知书一起到来的还有征兵宣传单,上面写着“参军入伍 无上荣光”。她明白,圆梦的时机到了。18岁的陈靓迫不及待报了名,如愿穿上向往已久的军装。
没想到,初入军营便受挫。手榴弹投掷训练十分考验臂力。为了激励新兵,班长说:“谁能投到20米,谁就能给家里打个电话。”大家都铆足了劲儿。陈靓深吸一口气,抡圆了胳膊使劲一掷。“19.9米。”听到报数,她不甘心,询问班长能否通融。“规矩就是规矩。”班长告诉她,“不要总戴着当初学习好的光环。不刻苦训练,谁也没法帮你补上这0.1米!”班长的话让陈靓羞红了脸。“只有埋下身子去扎根,才有可能长得更高更壮。”这是部队给她上的第一课。
2017年,陈靓随部队来到高原戍边。进藏路上,军车缓缓经过一处村庄,村里的小孩有的向着军车招手,有的向着战士敬礼。那一刻,保家卫国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海拔4800米的无人区,缺氧、严寒,恶劣环境时刻考验着战士们,日常跑步训练都得背着氧气袋。因为高原反应,每次训练结束,陈靓都会手脚浮肿,但她咬牙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