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茹茵在热搜榜上以鲜血淋漓的方式终结庄世阳时,屏幕前的观众无不屏息。不曾想,那个用温柔的眼神和柔和的面容俘获我们心灵长达二十年的晴格格,如今在51岁之际,摇身一变为疯狂而美丽的复仇者,以三场堪称教科书的惊艳表演在内娱中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
画面中,王艳身穿素净的白衣,缓缓走过烛影摇曳的地板。她没有夸张的眼妆,也没有歇斯底里的尖叫,而是轻柔地抚摸着沾染血迹的衣襟,微笑着用泪眼注视着仇敌,那句“我儿本该是玉堂金马”在抖音上掀起了无数讨论,足足循环了三亿次,令人领悟到温柔如刀,锋利而致命的真谛。
与那些依赖黑化眼线来展现演技的年轻演员相比,作为初代琼瑶女郎的王艳用实际行动证实:真正的“疯批美学”仅在眉目之间的细微变化中展露无遗。
仔细品味这场载入中国电视剧史册的动情戏码,可以发现处处渗透着老戏骨的独特匠心。原剧本中设定的红衣复仇被巧妙改编为身着素衣的丧子之痛,王艳设计的冷笑铜镜镜头简直是天才之作——当鲜血在月白的绸缎上渐渐散开时,观众仿佛瞬间洞悉了这个被封建礼教压迫的女人,她早在逼迫女儿学习《女诫》的那一刻,就为自己的命运写下了悲惨的结局。
更令人称道的是,她在采访中透露的掌控之道:故意放慢染血的镜头速度,模仿《聊斋》中的奇异45度侧身探头,令这一场戏不仅呈现出《甄嬛传》的萧瑟彷徨,更潜藏了《隐秘的角落》式的细腻恐惧。
相比于情感大起大落的现象级爆发,王艳所传递的恐怖感恰在于那一刀刀如笑般精准的刺击。她哄劝下人的时候,前半句是如蜜糖般的吴侬软语,转瞬间却化为剧毒的冷笑;而在更衣时,她能瞬时从娇憨切换为阴冷,流畅得宛如川剧的变脸。这就是为何网友们戏谑道:“建议查查王艳,恐怕不是在演戏。”
在新生代演员中,王艳这种白切黑的演技几乎已变得稀有——年轻演员们仍在通过瞪眼表达震惊,用皱眉来诠释愤怒,而王艳却连手指微微颤动的幅度都经过精巧的计算。
更有意思的是,她的原声台词则是封神时刻的“核武器”。当她那温柔的声线响起,伴随着送庄子去养病的情节,无数观众的后背不禁泛起一阵寒意。这样的反派吟唱甚至让B站夜间推出了周姨娘的ASMR,播放量碾压了不少虚拟主播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