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剪开铁丝闯入深圳牛奶排冒险行为频发!2025年4月6日,深圳大鹏半岛的未开发海岸线“牛奶排”再次成为热议话题。3月22日,一名红衣女子在此坠崖,直升机耗时19分钟完成生死救援,这是该区域今年发生的第6起航空救援事件。这条被网友戏称为“半山半海半条命”的野生徒步道,尽管竖立了警示牌和围挡铁丝网,仍无法阻止游客剪开屏障冒险进入。
“牛奶排”因浪花拍打礁石泛起乳白色泡沫而得名,其海岸线陡峭险峻,部分坡度达85度,需要手脚并用攀爬风化碎石。今年2月23日,两名驴友在此坠海,幸被快艇救起;3月22日,42岁女子从“毕业墙”悬崖跌落,导致骨盆骨折、双膝重伤,由于地形复杂只能动用直升机吊运。东部通航数据显示,单次空中救援成本高达20万元,而伤者背包滚落崖底的视频仍在社交平台传播,吸引更多人前来探险。
当地早在2022年便设置了警示牌并广播提醒,但仍有游客在工作日携带社交媒体攻略,钻过被剪开的网闯入禁区。一些缺乏经验的徒步者穿着牛仔裤、运动鞋挑战险境,甚至有人尝试泅渡海沟,将生命寄托于运气。深圳公益救援队队员表示,“牛奶排”是“最考验体能和心理素质的线路”,但社交平台将其美化为“绝美秘境”,很少提及风险。
今年2月23日,两名驴友坠海,万幸被路过快艇救回。
一个月后,一名驴友坠崖,深圳出动直升机紧急救援。
这两起险些夺走人命的意外,均指向一条
位于深圳东部大鹏半岛的徒步道——牛奶排
。这条10多公里长的徒步道紧邻海岸线,沿途丛林密布、悬崖陡峭、浪大涌急。但这条被专业驴友评价为“半山半海半条命”的野生徒步道,却被社交媒体刻画为风景优美的打卡地,每天都吸引深圳及东莞、惠州等地游客涉险游玩。
据统计,
深圳今年来六次直升机救援,两次目的地就在牛奶排。
在两次意外发生后,南都记者前往牛奶排展开调查,虽然当天是工作日,依然有不少“徒步小白”却拿着社交媒体上的攻略寻找“牛奶排”。记者还注意到,
尽管当地有关部门已经在徒步道设置多处护栏和安全警示牌,但当天仍有不少人钻过被剪开的铁丝网,闯入这条“凶险”徒步道。
记者走访
坠崖风险都挡不住驴友剪开铁丝网探险
牛奶排位于深圳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在西涌沙滩和大鹿港之间,从地图上看,这里是大鹏半岛的最南端,因为海岸冲刷礁石泛起牛奶般的白色浪花,因此得名。牛奶排一半是山林景色,一半是海景风光,美不胜收,而途中又有几处奇特的礁石,引得不少驴友拍照打卡,这几年在社交平台上广泛流传,被称为“网红徒步路线”。
但就是这条广受社交媒体追捧的“野生”徒步道,却处处暗藏危机。
今年2月23日,两名试图穿越牛奶排的驴友,在登山途中不慎坠入大海。现场流出的视频显示,两名徒步者在海浪中沉浮,情景一度十分危险,所幸有一条快艇路过,将落水者救出。当时该条现场救援的视频,在社交媒体获得广泛传播和讨论。但在一个月后的3月22日,一名42岁的女性徒步者,在尝试穿越牛奶排时坠下悬崖受伤,由于事发偏远,快艇和急救车无法抵达,当地救援部门不得不召唤直升机,以索降方式救回伤者。
一条徒步道连续发生意外,是否存在疏于管理的问题?3月27日上午,南都记者来到西贡村,这里是牛奶排徒步线路的尽头。一名自称有“穿越经验”的驴友告诉记者说,他要带几名专程从惠州赶来的朋友,一起穿越牛奶排“小环线”。记者注意到,这支小队伍一共五人,其中有两名女生。该名驴友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了牛奶排的徒步线路,有小环线和大环线之分,小环线10公里左右,大环线15公里左右,均需穿越海岸线和山林。
南都记者来到南西路尽头附近,
道路两边显眼的位置竖立着多个安全警示牌,提醒大家不要穿越,落款来自多个单位。
其中一则来自大鹏公安的通告表示,“该区域尚未开发,路况极其复杂,不宜徒步或攀爬,近期已经发生多起安全事故,多名驴友迷路、摔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请勿进入!”落款为2022年7月。附近还有广播不停循环播放着安全警示,记者注意到,一条通往徒步道的路边,还设置了多处铁丝网。
但南都记者根据现场驴友的指引,穿过一处被剪开的铁丝网,攀爬了一段山路后,来到了山上一处观景平台,驴友表示,钻过铁丝网就开始了“牛奶排”穿越之旅。南都记者发现,在徒步一段距离后,有关部门还设置了“禁止穿越”的围挡,但这并不能挡住旅游的脚步,他们钻进茂密的树林中重新开辟的路线,记者注意到,虽然当天是周四,但现场聚集了十几名驴友。
由于牛奶排徒步道系驴友自行开发,需要频繁穿越山林和攀爬礁石,记者在穿越山林时,多次发生运动鞋打滑情况,靠近海边的悬崖峭壁处坡度更陡,几处地方甚至已经达到80多度,难以找到着力点,攀爬时不仅要手脚并用,必要时还要借助绳索等工具。驴友表示,现场竖立了很多安全警示牌,还有工作人员驻守劝离,但驴友们“总有办法绕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