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大豆作为从美国进口度较高的商品,其产业链及下游国内饲料企业正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短期内,豆粕原料价格可能上涨,带动饲料价格上调,但整体影响有限且可控。多家饲料企业表示,影响不大,企业会通过原料替代、优化原料配方等举措应对。此外,关税冲击叠加国家对大豆种业的政策支持,有望推动国内自主大豆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我国持续降低对美国进口大豆的依赖。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3285万吨,占总进口量的34%;到2024年,自美进口量降至2213万吨,市场份额下滑至21%,降幅约13个百分点。短期来看,高额关税下,大豆进口成本会上升,可能导致进口量减少。国内的大豆供应可能会紧张,价格可能上涨,进而影响豆粕的价格。受此影响,豆粕主力合约今日上涨1.70%,报收3056元/吨,涨51元/吨。国内油厂及贸易商43%蛋白豆粕现货价格也全部上涨,涨幅从10元-170元/吨不等。
不过从长远来看,中国有望调整大豆进口结构,增加从其他国家的进口量,同时大力发展国内大豆生产。国内会积极推广菜粕、棉粕等其他蛋白来源,降低对豆粕的依赖。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饲料价格。短期内,饲料成本可能上升,推动饲料价格上涨。但如果豆粕价格涨幅过大,饲料企业将调整饲料配方。一家饲料企业人士称,目前尚未受到影响,但后续原料成本可能上升。若原料价格上涨,饲料价格也会随之调整。除涨价外,企业还会通过优化配方、寻找替代原料等方式应对。另一家企业人士表示,饲料主要以玉米、豆粕为原料,关税调整可能增加豆粕成本,进而推动饲料价格上涨。不过饲料企业有固定的毛利率要求,会通过调整配方、替代原料等手段应对成本上升。目前的影响看来并没有想象中大。还有企业人士称,饲料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短期内或有一定上涨,但整体影响较小,南美大豆可作为进口替代品。从企业反馈来看,关税加征对饲料行业的影响有限且可控。此外,如新希望、牧原股份、海大集团等国内企业,近年来正持续推进豆粕减量替代。
上一篇:留几手说他和黄圣依情绪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