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季节更迭之时,沙尘天气便悄然现身,尤其在春天更是频繁造访,给我国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的人们生活与环境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沙尘不仅让自然环境受损,也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对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沙尘天气是指由于强风将地面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变得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根据能见度大小,沙尘天气可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浮尘时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扬沙时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之间;沙尘暴时能见度小于1公里;强沙尘暴则指能见度小于500米。沙尘颗粒主要成分是石英和长石等成岩矿物以及云母、高岭土、绿泥石等粘土矿物,还可能包含铵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等大气污染物。
沙尘天气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持续强劲的大风、丰富的沙尘源,以及低层大气的不稳定性。大风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条件,决定了沙尘的传播方向、范围、强度及持续时间。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漠、戈壁、干涸河床以及裸露农田等地表覆盖松散沙土和尘埃颗粒,构成了丰富的沙尘源。低层大气的不稳定性有利于沙尘颗粒的抬升和扩散,这种不稳定性通常与冷暖空气交锋、气压梯度增大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