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阶级的友谊:中国博主与孟加拉车夫的故事,为何感动千万网友?!从“不敢进肯德基”到“跨越阶级”,他们的故事是人性之光
缘起:一场偶然的相遇,开启一段跨国情谊
2024年6月,中国旅游博主“杜克环游世界”在孟加拉首都达卡的街头,随手拦下一辆人力三轮车。车夫是一位皮肤黝黑、笑容腼腆的年轻人,他自称“一哥”。令杜克惊讶的是,这位生活在贫民窟的车夫不仅能用英语流利交流,还对国际局势颇有见解,甚至主动称台湾为“中国的台北”。
那一天,一哥蹬着三轮车带杜克穿梭于达卡的集市和恒河岸边。尽管烈日炎炎,他仍坚持为杜克打伞遮阳,甚至在拍照时趴在地上调整角度。杜克被他的真诚打动,提出请他吃肯德基,却遭到婉拒:“这是富人去的地方,我不能进。”一哥的局促与自尊,让杜克第一次感受到孟加拉社会的阶级鸿沟。
挣扎:贫民窟里的“孟加拉祥子”
一哥的生活远比杜克想象的艰难。他每天工作13小时,蹬车收入仅约60元人民币,还需支付三轮车租金。全家挤在7平米的铁皮屋里,没有床铺和被子,冬天只能裹着裤子御寒。更令人心酸的是,一哥曾因重病失去劳动能力,只能蜷缩在老家养病,眼里“失去了光”。
尽管身处绝境,一哥始终保持着向上的生命力。他通过和乘客交流自学英语,了解世界动态;面对杜克的帮助,他坚持用加倍的服务回报——主动背包、挡雨、怒斥按喇叭的司机。网友称他为“孟加拉祥子”,赞他“贫穷却不贫贱”。
转机:一部手机、一辆三轮车,改写人生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