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历史性趋势正在改写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随着外循环压力增加,世界变得越来越独立分割,振兴消费不仅关系到内循环,更是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这都指向了一个词:服务消费。
2025年1月24日,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达46.1%,比上一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为13016元,连续四年超过万元。
今年以来,中央在服务消费方面动作频频。2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提出把提振消费摆在更突出位置,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3月6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促进服务消费的重点是“对外开放、对内放开”。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专门提出要促进服务消费,支持服务消费场景创新、业态融合和产业集聚。市场和政策都在证明中国正从“商品经济”加速转向“服务经济”。
一个产业例证是,最近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宣布原到综事业部更名为服务零售事业部。这一改变代表了服务消费万亿市场的崛起及其背后全新的商业逻辑。需求是服务消费,供给便是服务零售,这标志着新一轮的消费浪潮和平台新风口。
向服务要增长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特别是当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服务消费占比提升成为全球经济体的共性规律。美国、欧洲的服务消费占比长期超过60%,日本、韩国、新加坡依靠服务业后来居上,相比之下,阿根廷、巴西、马来西亚等国则长期被中等收入陷阱所困。历史经验表明,壮大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家统计局自2023年8月首次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以来,这一概念成为观察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指标。数据显示,2024年服务零售额增速比商品零售快3个百分点,交通出行、通讯信息等服务品类甚至保持两位数增长。在普遍出现“消费降级”的环境下,服务零售消费却折射出明显的“消费升级”信号。
下一篇:四个身体信号小心肾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