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了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名录中包括嘉应观、戴村坝、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人民胜利渠渠首、开封镇河铁犀、林公堤、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太行堤(河南段)、东坝头险工、高村险工、影唐险工、泺口险工、南坦险工、打渔张灌区引黄闸、石洼分洪闸、三门峡水文站、花园口水文站、泺口水文站、原阳砖坝遗迹、黄河东银铁路银山车站旧址(黄河东银铁路文化展馆)等20处水利遗产。
这批公布的黄河水利遗产以工程类为主,涵盖了古堤防、古险工、古闸坝及枢纽工程、灌溉工程、涵闸工程、水文站、人民治黄纪念地等多种类型。这些遗产的建设时间从秦汉时期跨越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见证了千百年来黄河两岸人民群众治理母亲河的努力。这20处水利遗产具有显著的历史、科技、生态、文化及社会价值,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黄河治理理念、河工技术和工程建设变迁,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黄河水利遗产,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制印发了《黄河水利遗产挖掘整理办法(试行)》,并据此开展了首批黄河水利遗产的调查统计和论证复核工作。未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将进一步强化黄河水利遗产的管理和利用,深入挖掘其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为推动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凝聚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