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平台为骑手缴纳社保!2月19日上午,京东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将逐步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并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此前,京东已为快递员提供了类似的福利。同日傍晚,美团也宣布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为全国范围内的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并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此前,美团已投入14亿元为7个试点省市的骑手缴纳职业伤害保费,未来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京东此举主要针对新建的全职骑手团队,首批人数约1万余人,后续将逐步扩大。美团则将全年接单在260天以上的骑手定义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这批人正是此次社保新政的受益人群。面对京东、美团的举措,饿了么尚未明确回应是否跟进。
长期以来,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未能充分享有完善的社会保障权益,这一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切。2022年7月1日,人社部在7个省市启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截至2023年7月底,已有615万人被纳入保障范围。尽管政策引导与企业表态积极,外卖骑手社保问题仍处于“灰色地带”,背后是多重结构性矛盾的交织。
当前,外卖骑手多与平台通过第三方劳务中介签约或注册为众包骑手,平台长期将骑手归类为“灵活用工”,借助众包模式规避劳动关系认定,导致社保覆盖率不足10%。根据现有法律,劳动合同或劳务派遣适用于《劳动合同法》,而外卖平台采用劳务外包雇佣外卖骑手,双方为劳务关系,不适用《劳动合同法》。因此,外卖平台不为骑手缴纳社保并未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但争议依然存在。
企业将缴纳社保视为成本负担。据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高频接单骑手接近100万人,若仅为这些骑手缴纳社保,企业年成本或将增加数十亿元。此外,外卖骑手工作的灵活性和流动性给社保缴纳带来了技术难题,如工作时间不固定、地点变动频繁等,如何准确统计关键数据以便合理确定社保缴纳基数成为一大挑战。
随着京东、美团的率先行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保体系的完善需多方协同推进。头部企业的示范效应逐渐扩大,有望推动其他企业平台跟进,形成行业统一的社保缴纳标准。